主题词:稀土

采矿证锐减46张 稀土整治向源头开刀

2012-09-14 中国冶金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最新的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名单。公告显示,全国稀土探矿权证共10张,采矿权证为67张。

  国家整治稀土行业乱象的利剑砍向了“开采环节”。

  昨日(9月13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最新的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名单。公告显示,全国稀土探矿权证共10张,采矿权证为67张。相较以前,采矿权证减少了46张,其中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稀土)手中的采矿权证数量减半,由原来的88张减少到了44张。

  稀土采矿证锐减46张

  查到的数据显示,此前国内稀土探矿证数量也为10张,与此次公布数量无异。但采矿权证比原有数量减少了46张。其中,赣州稀土手中的采矿权证数量减半,由原来的88张减少到了44张。

  昨日,致电中国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其因在外地出差不方便回复。而据媒体援引协会一位副秘书长的话称,由于现有的矿山可以满足需求,所以没有再批新的探矿权,此外,采矿权证太多导致稀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所以国家有必要大幅缩减。

  据悉,北方稀土采矿权主要集中在包钢手中,南方的采矿权则广泛分布于各稀土大省。此前,赣州稀土持有88个采矿权证(江西共有89张),厦门钨业有2个(福建共有6张),广东省所有的4个采矿权证都由广晟有色持有。

  昨日,江西省稀土协会人士称,包括江西在内,国家对稀土开采环节的整治工作一直在做。这次对稀土采矿权证的规范,主要是针对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区。

  数据显示,经过半个世纪的超强度开发,中国稀土保障年限不断下降,包头稀土矿重要矿区资源只剩下1/3,南方稀土矿储采比由20年前的50%降到了15%。

  偷采整治仍是难题

  自去年以来,稀土产品价格在政策驱动和游资炒作下大幅上涨,即便今年市场价格出现回落,但主要产品价格仍比去年同期高两倍左右。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原本就存在的乱采乱挖、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污染环境等现象更加严重。

  为改变上述局面,政府在稀土开采、生产等环节多次重拳出击。今年7月,国土部牵头多部门拟定的稀土矿产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除对矿山资源量和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外,还将对申请采矿权的生产企业设立主营业务收入必须超过10亿元的“高门槛”。

  “稀土采矿权大幅减少,目的是改变稀土矿山‘多、小、散、乱’的局面,作为稀土产业链源头的矿山开采环节开始逐步向大企业倾斜,有利于稀土行业的继续整合。”有稀土企业人士如是表示。

  了解到,目前,以稀土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已具雏形。内蒙古、广东、福建等地基本完成区域内稀土资源整合和冶炼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省一级的稀土企业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等中央企业,也在加快兼并重组力度,并在多个省份取得进展。

  但接受行业其他人士表示,稀土采矿证减少效果有限。“采矿证减少了,但采矿的量会不会减少并不一定,只要私矿还存在,该偷采的继续偷采,稀土开采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据了解,国家多年来实施的稀土开采指令性计划指标,但被业内指为“形同虚设”。以2011年为例,全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38万吨,比2010年上升5.16%(4600吨),但实际开采的稀土总量每年都超过国土资源部的计划性指令。

  此外,目前国内稀土市场整体并未出现好转,产品现货库存仍然较大,如果稀土矿继续偷采而市场需求很弱,市场的低迷态势或将继续。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