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稀土集团

稀土集团与地方存利益冲突

2014-08-19 中国冶金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下称“稀土案”)上诉机构报告。

  8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下称“稀土案”)上诉机构报告。上诉机构维持此前WTO专家组关于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入世承诺的裁决。

  业界分析,此次败诉意味着我国自1998年起实施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未来我国的稀土管制政策将调整为全面管制,对国内外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8月8日,国家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在第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透露,未来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高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加快推进稀土集团组建步伐和研究制定稀土管理条例三个方面。

  “地下”稀土产业链猖獗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一直以来,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存在着产能过剩、乱采滥挖、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此前,中央针对稀土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对生产及出口的管控上,包括严格控制采矿许可证、开采总量及冶炼稀土的企业生产指标,大幅缩紧稀土出口配额,提高稀土出口关税。2008年,商务部对钇、铕、镝、铽等元素出口关税上调到25%;同年12月,对此前不征税的金属镝铁和钕铁硼又追加20%的出口关税。2009年,国家工信部制定的《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更是明确提出2009—2015年每年出口稀土不超过3.5万吨。资料显示,2001—2009年,我国稀土产品的出口量每年维持在4万至8万吨之间。2013年,我国全年稀土出口配额总量仅为31001吨。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国外采购量大幅增长,但是稀土价格却持续下降,目前出口平均价格已经低于2010年的平均水平。

  “国际市场的稀土需求一直存在,但稀土价格一路低迷,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可是官方统计的出口量却在减少。只能说明从”黑市“流出去的稀土一直在增多。”一名常年负责稀土贸易人士李平(化名)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据李平透露,虽然国家实行配额制后遏制了一部分稀土向国外流出,但是在一些地方,企业配额制却并没有起到作用。“国家对出口的稀土有配额限制,而且还要缴纳不少的出口关税,一些企业干脆就不占用配额,将稀土或初级加工品转手卖给别人。至于接手的企业或者个人怎么处理,就是他们的事了。”

  李平同时表示,有一些做初级加工的企业也参与到“黑市”稀土交易的队伍中来,由于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的定额远远低于企业的产能,为了避免亏损只能偷偷采购非法开采的稀土。

  “所以WTO败诉以后是不是取消配额制度对稀土企业影响不大,关键是要管住”黑市“稀土的产业链,这才最关键。”李平说。

  目前,国内稀土行业的非法盗采、无指令性、计划性的生产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形成了一条开采、生产、流通、走私的黑色利益链条。据李平估算,目前国内稀土年供应量为10多万吨,其中来源不明、非指令性、计划外的“黑市”稀土约达3万——4万吨。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表示,包括大型集团、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稀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虽然,目前打击黑色(或地下)稀土产业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非法采运、无证选冶、无票买卖等违规违法经营活动依然存在,如不彻底打击,就必然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就必然是“散兵游勇打败正规军”。

  稀土整合困难重重

  今年1月份,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组建稀土大集团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方案敲定稀土六大集团格局,包括包钢稀土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团,两大央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以及赣州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三家地方企业各自组建的稀土集团。

  截至8月,目前包钢稀土、中铝和厦门钨业组建稀土集团的实施方案已经获得工信部备案同意,另外三家集团的方案也将在下半年获批。张安文表示,组建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若干个稀土集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加大资源保护、源头治理的力度,提高稀土资源特别是中重稀土的利用率。

  业内普遍分析认为,稀土产业整合早在2011年就已提出,却在今年加快了步伐,可能与国家需应对稀土案败诉有关。

  随着六大稀土集团的组建,国内稀土产业基本上完成了地域划分。据悉,北方稀土集团主要负责整合原包钢稀土和甘肃稀土,赣州稀土则负责江西的中重稀土。广晟有色控制了广东省内的稀土产业,厦门钨业则包揽了福建省内(五矿负责除外)的稀土企业。中国五矿旗下有湖南稀土和福建已整合的部分企业,而中铝集团则跨越北中南,囊括了江西、广西、四川及山东的稀土。

  贾银松在包头稀土论坛上透露,在加大重点整合的基础上,未来政策也会向六大集团倾斜,将稀土综合利用项目纳入生产总量控制的计划管理,重点配置新组建的六大集团。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是稀土整合未来的操作难度仍然很大。“稀土是小行业,又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有目共睹。各稀土集团之间的竞争,各集团与中小稀土企业的竞争,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主要是稀土原材料)的竞争,都会长期存在。”张安文解释说。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整合的主要难度集中在稀土集团与地方企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虽然稀土大集团格局可以进一步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有利于优化配置稀土资源,“但是垄断后会牵涉到很多地方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况且央企不一定比当地企业更了解地方的开采和加工技术特征,很多时候会采取委托开采加工的模式,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稀土的滥采和贩卖。”

  “比如按规定,某企业的矿只可以开采5000吨,但是有人开采多了以后把多出来的部分偷偷卖掉了,从这一点上看企业就不一定会比地方政府监管得更到位。”该人士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