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钢 澳矿

中钢收购澳矿陷入两难

2008-07-30 中国冶金投资网
 

  7月27日,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其对澳洲矿石生产商——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oration 的收购要约延期至8月25日下午5点。这已经是中钢第三次将这一日期延期。

  目前,中钢集团在中西部公司持股54.16%的股权,而中西部公司的4位董事也已承诺将他们持有的4.1%股份出售给中钢,届时中钢的收购比例有望超过60%。

  在铁矿石价格节节攀升之际,国内矿产企业频频展开海外并购,这引发了市场对风险的担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虽然一致认为当前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并购时机”,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倾向于支持“中钢们”的并购行动。

  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几乎成了我国矿产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据ChinaVenture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共有出境并购案例15起,涉及并购金额45.13亿美元,并购金额环比增加37.3%,其中澳大利亚被并购企业最多,占出境并购数量的33.3%。

  数据显示,2007年初中西部公司的股价仅为1澳元,因受益于铁矿石涨价和未来产能发展的预期,一年多来其股价一路飙升,截至7月28日收盘,中西部公司股价为6.5澳元。而中钢在收购中付出的6.38澳元/股的现金要约收购价格,显然也处于该股的历史高位。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海外购矿时机并不是很好,以中钢为例,中西部公司的矿山又不够好,中钢却在当前铁矿石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付出了高成本,未来铁矿石产能释放后,能否收回投资都很难说。

  铁矿石开采的超额利润正在引发相关投资的大幅增加,钢铁行业内已经普遍预期铁矿石在未来两年面临着产能扩张和价格下跌。

  7月7日,麦格理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引述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数据称,2008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将增加8.7%,至17.9亿吨,但是钢产量预期只增加8%。

  有分析人士认为,高利润下更多企业已经加大了投资,预计今年我国国内钢产量会增长10%,而铁矿石则增长20%。

  中国产业网经济分析师孟庆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担忧:“当前的铁矿石的开采成本和矿产企业的并购成本都处在最高位,未来两三年必然会回落。而中西部公司的铁矿还需三年才有些投产,而且还需要建设港口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届时铁矿石价格很可能已经回落,所以投资风险会很大。”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我国钢铁行业内有这样一个逻辑:最近几年矿石价涨得非常厉害,主要是因为中国矿产消费非常大,而控制的矿产资源则过少。所以一旦中国也出手买矿了,以后矿价就不会涨得这么凶了。

  尽管“高位接盘”后,未来几年可能面临投资收益下滑和浮亏的风险,但在两难之中,多数分析师还是表示出对大型钢企出海购矿的支持。 他们认为,相对于过去,相对于世界矿业巨头,并购付出的成本确实过高,回报也会最低。一旦铁矿石供大于求,亏损也会首当其冲。但是如果能使世界铁矿石产能供过于求,中国从铁矿石价格下跌中得到的好处可能会更多。

  “国际上对资源的投资都是从战略角度做出的,很多时候会先买到手再说,价格只是一方面因素。”周希增分析认为,从国际上看,各国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都必然要走这条路。日本在日元升值的时候也是选择了海外并购,而当时其价格也是处在上涨过程中,只是当时的涨幅没有现在这么大。从产业链角度讲,中国在海外拥有的矿产还是少的,如果不是出于投资而是出于战略考虑,那么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行业研究人士看来,矿产企业的海外并购与金融企业有着很大不同——金融企业海外并购有着“抄底”心态,而矿产企业的海外并购则完全是被迫的。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比较贫瘠,矿产品位较低,开发成本高,中国的铁矿石50%以上要依靠进口。6月底刚刚结束的中国钢企同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巨头的谈判过程十分艰难,对方屡屡发难,再次让业内意识到:不到上游去控制资源,中国似乎很难在议价谈判中真正获得话语权。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中国钢企海外控股或参股铁矿资源,以提高中国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控制量。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