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轮胎业 窘境 反击

【南方都市报】中国轮胎业的窘境与反击

2009-08-19 中国冶金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最近,国内几大轮胎制造商都显得心绪不宁。“轮胎特保案”虽然并未最后裁决,但他们知道,一旦出现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口美国的大门将被重重地关闭。

  最近,国内几大轮胎制造商都显得心绪不宁。“轮胎特保案”虽然并未最后裁决,但他们知道,一旦出现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口美国的大门将被重重地关闭。此前,由于巴西提高轮胎关税,已经导致多家中国轮胎企业退出巴西市场。在出口美国之路充满变数的同时,华南橡胶、中策橡胶等多家产品以出口美国为主的轮胎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开拓新兴市场及杀回国内市场。不过,他们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从“轮胎特保案”中,不难折射出中国轮胎企业真实的生存境况。

  吉凶未卜,已知前途荆棘密布

  对于此次特保案,新迪轮胎副总经理周汉斌表示,由于支持奥巴马上台的钢铁集团在发力,所以中国败诉的几率很大。只不过,最终关税额度会比现在的“55%、45%、35%”要低一些。杭州中策橡胶负责人葛国荣对于这次的谈判也认为我国轮胎企业胜算把握不大。

  特保案事关10万个饭碗

  一旦特保案被通过,关税从3.4%-4.0%提高到55%,这对于中国轮胎行业来说,也就意味着要放弃美国市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表示,中国轮胎出口美国的损失将达到11亿美元左右,同时国内轮胎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工人岗位也将因此减少约10万个。

  山雨欲来风满楼,橡胶、塑料、粘合剂、轮胎设备生产商等上下游企业也将因此受到波及,其中橡胶行业受到的冲击尤其大,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8年轮胎行业总产值占到整个橡胶行业总产值的65%以上,这就意味着,橡胶行业有6%左右的原料用于生产出口美国的轮胎。

  此外,由于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今年上半年我国轮胎出口量已经显著回落,风神股份董事长曹朝阳认为,轮胎特保使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必然加剧国内轮胎业的竞争。

  “中国轮胎相关产业链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低廉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以及排污费,以及国家出口退税补贴,要素成本非常低。”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中国轮胎企业以往的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当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时,退场就成了部分竞争力较弱厂家的必然选择。

  昔日的出口大户损失最大

  “如果真的加征关税,我们的产品价格在当地将无法与米其林和韩泰的产品进行竞争,这等于我们的产品无法卖到美国去了。”华南轮胎发言人张谦对特保案感到很不乐观。对于去年在美国取得1.2亿—1.3亿美元销售收入的该公司来说,一旦特保案得到实施,所遭受到的损失可想而知。目前,华南轮胎出口到美国的轮胎有70%-80%为乘用车轮胎,其余均为载重胎。其中,旗下万力品牌高性能轿车轮胎占据了美国高性能轿车轮胎替换市场约8%的市场份额。

  杭州中策橡胶负责人葛国荣向记者介绍,中策轮胎出口贸易金额每年大约有6亿美元,其中22%出口到美国。该公司国际贸易部苏经理更表示,美国市场是他们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如果美国确定实行轮胎特保措施,中策的产品继续向美国出口的可能性甚微。至于具体损失的数字,该公司表示不便透露。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实际上,近年来美国轮胎出口市场形势早已日渐恶化,已使国内轮胎巨头的出口战略做出调整。在做好最坏的打算之后,他们仍然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开拓欧洲以及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可解燃眉之急

  华南轮胎发言人张谦就表示,该公司2009年上半年共开发新客户28家,主要集中在西班牙、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市场,确保了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风神轮胎开拓南美、中东、非洲等国家的市场措施也初见成效,特别是中东及非洲地区的需求较好地补充了欧美客户留下的缺口,出口业务下滑趋势得到遏制。新迪轮胎目前60%的订单来自于中东及非洲市场,即使受到“特保案”影响,其今明两年内的产销计划仍可保持翻倍增长。

  另一方面,国内轮胎巨头们也纷纷意识到了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加快了国际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向市场。华南轮胎在2007年研制成功“缺气保用”轮胎、26英寸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其中“缺气保用”轮胎在2009年4月通过了欧洲ECE认证,投入批量生产,6月份正式向欧洲市场供货。

  依赖出口并非长远之计

  采访中,华南轮胎发言人张谦在企业拓展市场之余仍然有不少担忧———欧洲市场对于进口轮胎设置的贸易壁垒并不会比美国低多少,此外在美国畅销的高利润产品暂时还未能获得欧洲市场的青睐。对此,他更流露出对美国市场的恋恋不舍:毕竟美国的消费力要高很多。

  而特保案一旦通过,轮胎品牌众多的欧洲国家极可能在适当的时候,依样举起保护本土企业的制裁大棒。其它如中东、东欧、南美、非洲市场,也存在仿效的可能。此前,在巴西对中国轮胎反倾销调查案中,中方企业败诉,被征收100%关税,导致中国企业集体退出巴西市场,这已是前车之鉴。

  前路茫茫,不如归来重新开始

  当出口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之后,各大国产品牌轮胎制造商都有归心。“轮胎企业应该进行产品升级,以管理经验与产品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盖世汽车网陈文凯认为,这是中国企业的救命稻草。

  在轮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转型选择中,打入国内乘用车配套市场尽管困难重重,前方仍有希望的曙光。

  乘用车配套市场是救命稻草

  国内乘用车轮胎配套市场目前基本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就连奇瑞的轮胎供应商也只有玲珑一家是国内自主品牌。从现实来看,目前并非中国轮胎厂进军乘用车配套市场的最佳时机,但是陈凯文要中国轮胎企业不要气馁,“企业都是逐利的,只要国内轮胎厂能够下定决心进行技术升级,以优质的产品、低廉的价格来获取市场,未来仍然有进入配套市场的机会。”

  采访中,华南轮胎就准备孤注一掷,希望通过完善配齐中高端产品,直接与掌握中高端市场的跨国轮胎企业竞争。张谦表示,该公司目前制订了以配套带动国内销售的策略,2009年上半年完成一汽轿车、神龙汽车、广汽集团、中国重汽试验轮胎制造和初次送样,其中中国重汽首批供应轮胎已经正式发货。目前该公司配套厂家包括一汽轿车、一汽解放、上汽集团、中国重汽、比亚迪、广汽长丰、江淮、陕汽、安凯等。其市场策划部部长封建萍透露,公司正在积极谋求与广州日系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

  “品牌认知”成了内销障碍

  在后市场,从7月底起,华南轮胎已经与15家经销商签约,据封建萍预计,年底前华南轮胎将会与上百家经销商结盟,初步形成销售网络。与此同时,封建萍也承认,过去国内轮胎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不多,现在他们只能先把品牌推广工作做好。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在今天的国内轮胎市场本土企业的生存环境十分严酷。销售额排名全球前十位的跨国公司已经牢牢占据着国内中高端市场。像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业界巨头,甚至将产品线延伸至中低端系列,韩系品牌的部分规格产品定价甚至比自主品牌的产品还要低。

  专家意见

  低价是把双刃剑

  2008年中国是美国进口汽车轮胎最多的国家。“我们分析以往的零部件特报案,包括紧固件、玻璃、轮胎等特保案,发现贸易国在提出特保案件前一段时间,中国该零部件的出口量很大,并且非常集中,因此给出口地的企业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盖世汽车网陈文凯总结了以往特保案的规律。实际上,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赵文权也有同感,他认为中国轮胎企业也应该做出反思。“我们是否有低价战略,搅乱市场的行为,我们的质量、成本、管理、工艺的优势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对于轮胎企业来说,目前的出口模式深深地束缚其发展手脚,一方面,中国出口的轮胎技术含量低,如果不凭借价格优势,很难打进国外市场,而一旦走低价路线,又容易戴上商品倾销的帽子。

  到国外直接设厂是条出路

  “中国轮胎企业如果可以到墨西哥等地方去设厂,在当地生产或者组装出口所需的轮胎,既可以享受《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所规定的各种优惠,而且还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贸易堡垒自然减少。”盖世汽车网陈文凯认为,这也是部分大企业应该尝试的转型道路,但考虑到中国企业缺少国际化管理经验、产品技术含金量有限、国外劳动力以及排污成本高企等原因,这个道路显然更加泥泞,其成功的基础是企业通过产品升级后拥有优秀的管理经验与先进的技术水平。

  行业整合迫在眉睫

  除此之外,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认为,中国轮胎业的行业整合也是迫在眉睫。他提出一种观念,现在轮胎企业小而杂,普遍技术水准不高,未来应整合成集团化的规模,获得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实力。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nanfangdaily.com.cn/qc/200908170191.asp(南方都市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