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同花顺 下一手牌

【第一财经周刊】同花顺的下一手牌

2010-03-04 中国冶金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普通散户多使用免费软件,但是一些中户或者大户愿意使用付费软件和信息,因为增值服务中确实有一些信息对其有实用价值,例如会每日根据资金流向推荐股票等。

  一家靠炒股软件起家的公司在牛市和熊市的循环中艰难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个月以前,一个数百万中国股民的发财伙伴成功改变了自己的角色。

  这个伙伴是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花顺)。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6月,每天有数百万人通过同花顺的各种软件查询股票信息或者完成交易。现在它成功地在创业板上市(300033),成为股民的购买对象。

  用同花顺的交易软件购买同花顺的股票还真是个奇妙的事情。但从股民热衷分析的基本面上来看,同花顺的确是只值得一买的股票。据财报显示,其最近三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100%,2009年的销量毛利率达90.29%。这也是40岁的同花顺创始人易峥的一个享受时刻:2009年圣诞节,同花顺在创业板融资8.4亿,首日开盘价74元,市盈率高达130倍。

  但对于易峥和同花顺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新角色。虽然成为第一个在国内上市的同类公司,但这家公司并没有在业内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不论是同花顺抑或竞争对手更大程度上要感谢的是中国的股民增长大潮。A股市场从无人问津到最高6000多点,股民也从2006年初的7300万猛涨到1.6亿。其中,通过互联网进行证券操作的股民在去年年中就达到了4200万人。

  任何人出入同花顺的电梯都要小心自己的脚步,电梯间被布置成一个山洞,用数吨的粗砺花岗岩包裹起来。易峥将花岗岩视为创业精神的一种象征,因为这家上市公司未来的命运依然需要依靠这种创业精神。

  赚快钱的危险

  同中国的股市一样,证券信息及交易软件市场也始终处在一个赚快钱的疯狂中。

  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易峥早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为当地证券公司设计分析软件,并较早地接触到了“期货”一词。易铮在1995年开发出一款简单的期货交易分析软件,通过这款软件可以了解其他交易席位的交易情况。当时的交易数据是通过卫星传输的,这让处于初级阶段的期货交易者觉得不可或缺。

  易峥称1995年4个人挣了100多万,“觉得挣钱是很容易的事。”但不到两年这个软件就几乎卖不出去了。

  中国股市的高速增长又给这家小公司带来了另一个赚快钱的机会。同花顺的第一款证券交易系统甚至都不是一个完善的交易软件,在给第一个大客户江苏证券演示时频频报错。即使如此,同花顺在多次修改之后仍然赢得了这个客户。

  随后,券商成为了同花顺的核心客户。针对券商的证券行情和交易系统服务至今仍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最稳定的业务之一。证券公司通常会选择1至3家企业的产品作为营业部及网上交易的系统平台。2000年同花顺的收入接近3000万,团队则扩充到了70人。

  易峥随后发现快钱又要快不起来了—直到2006年,同花顺全年的收入还只有2310万。

  券商是个极稳定的客户,但其增长性却不佳。全国共有104家券商,其中97家已经成为同花顺的客户,同花顺对每台终端收取数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软件使用费,以后每年按照该使用费百分之十几的比例收取维护费。这个客户数量至今已经维持好几年没有变化了。

  个人投资者成为了同花顺的新救星。同花顺2009年营业收入1.9亿,对收入贡献最大的是金融资讯及数据服务—向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上市公司信息和数据,并对增值服务收费,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70%,其中来自个人投资者的收入超过80%。一位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普通散户多使用免费软件,但是一些中户或者大户愿意使用付费软件和信息,因为增值服务中确实有一些信息对其有实用价值,例如会每日根据资金流向推荐股票等。

  与竞争对手相比,同花顺是个在技术上有优势的公司,早在2000年招商银行就选定同花顺的“核新SSL安全代理”为其网上银行数据安全加密软件。“同花顺的软件开发能力是很强的,这是他们的突出优势。但是在金融资讯和数据服务市场并没有优势。”一位同花顺金融研究所的离职员工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对于一家核心业务依赖个人用户的公司来说,同花顺在面向个人用户的营销上的确欠缺。财务总监杜烈康对《第一财经周刊》称,同花顺很少做广告,只是靠口碑营销。“他们请一些大专毕业的小姑娘打电话营销,行情好的时候,这些小姑娘能赚不少钱,但是不可持续。”上述离职人士说。

  湘财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在金融资讯及数据服务市场,同花顺最大的对手是“金融界”,后者抢占了这一领域40%的市场份额,同花顺仅能排在“大智慧”与“指南针”之后位列第四位。而且,基于电脑终端的信息提供已经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市场。

  下一个大机会

  “尽管不打广告,但很多山寨手机的宣传语都有一句:支持同花顺炒股软件。”总工程师于浩淼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手机炒股软件如今被同花顺视为下一个大机会,并以此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同花顺是唯一一家与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电信运营商都签订了手机炒股相关协议的公司。根据中投顾问公司的数据,2009年同花顺手机炒股软件拥有超过500万用户,行业份额超过60%。2009年,同花顺手机业务收入达2471万,几乎与来自券商的证券行情和交易系统服务收入相当。

  与电脑个人付费用户需要投入较高营销成本推广甚至培养用户付费习惯不同,在手机领域内用户的付费习惯已经形成。庞大的手机用户数量、低成本的渠道费用和良好的付费习惯,这是手机对炒股软件公司最大的诱惑所在。

  据杜烈康称,根据不同运营商及不同地区的分成比例,同花顺可以得到用户每月付费额的20%至50%不等。其中,2008年同花顺从每个用户身上平均可以得到45元的手机金融信息服务费。

  尽管国内各家金融信息服务提供者早已在2000年初就推出了自己的手机炒股软件,目前使用手机金融信息服务的用户也不在少数,但绝大部分用户仍然停留在用手机查看数据与咨询,而非实时交易,这一则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另外也受制于操作不便捷。

  与电脑终端不同,手机终端受限于不同的厂商与型号,都需要不同的软件相对应。如今,同花顺有总数超过200人的服务团队专门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也将考验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的资金能力和技术实力。此前,同花顺只需要30几个软件开发人员针对不同的手机类型开发程序,交给用户使用即可。

  于浩淼称,现在同花顺考虑的是建立一个庞大的服务器中心与金融研发中心。根据同花顺2009年报,金融研发中心的建设进程已经完成了70%,服务器则所需不菲。虽然刚刚从股市融得数亿元的现金,但作为上市公司同花顺必须要兼顾到投资回报率。

  同花顺已经在两年之内将员工总数从200多人扩张到了超过600人。于浩淼称,为了将手机业务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这个规模还将迅速扩大。

  原文发布地址:http://tech.sina.com.cn/it/2010-03-04/12233902539.shtml (第一财经周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