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油企 新能源

【中国能源报】传统油企暗战新能源 专家:应避免蜂拥而上

2010-03-17 中国冶金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海油总公司已投资50亿元兴建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线。此外,该公司还在考虑建设全国性的电池更换站。最引人注意的是,近日中石化宣布以北京作为突破口,进入充电站行业。

  在2010年第一次常务会议上,中石油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和生物能源业务发展规划被审议并获得原则通过。

  中海油总公司已投资50亿元兴建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线。此外,该公司还在考虑建设全国性的电池更换站。

  最引人注意的是,近日中石化宣布以北京作为突破口,进入充电站行业。

  眼下,三大石油巨头正紧锣密鼓布局与新能源相关项目的建设,意欲在新能源时代占据先机。
 
  传统油企暗战新能源

  记者从中石油集团了解到,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第一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石油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和生物能源业务发展规划,要求根据讨论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该集团总经理蒋洁敏表示,虽然未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依然是能源结构中的主体,但是必须着手加强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工作,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与主营业务相近的煤层气、燃料乙醇和油砂等新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石油宣布公司新能源规划将以煤层气等为重点的同时,中石化集团也宣布了旗下华东分公司与淮南矿业联手煤层气开发的消息。

  同时,中石化也宣布了将以北京作为突破口,进入充电站行业。来自北京市科委的消息显示,目前中石化旗下北京石油分公司已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并逐渐增加服务站的数量。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石油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上游,因此新能源业务也主攻上游。无论是煤层气、生物燃料还是油砂,都属于这一范畴。而中石化的下游业务更具优势,因此它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也就不足为奇。

  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所所长张卫忠分析,“煤层气、生物燃料将是(中石油)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它们与集团的主营业务比较接近。目前,集团可能不会大举进入像电动汽车这样离产业链比较远的新业务。”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油企巨头进军新能源,首先,显而易见的优势是“不差钱。由于新能源的研发,包括前期布局都需要较大的投入,而且投资回报周期会很长。因此,这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承受的,但对于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巨头来讲,资金和投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数据显示,2008年,中石化的净利润为297.7亿元,2009年预计将超过600亿元;中石油2008年的则高达1144.3亿元,2009年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其次,对于生物质能和煤层气等新型能源,油企巨头并不陌生。比如,煤层气、生物燃料等与中石油集团的主营业务,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以及石油贸易和工程技术服务等就比较接近。这一点可以帮助中石油在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而不是贸然跟风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

  瞄准新能源汽车

  “只能说看好充电站未来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其制约因素众多,目前谁也说不准能有多大市场空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为保障北京市纯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中石化集团与北京市政府正共同推进纯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工作。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的成品油销售公司——中石化正式加入到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的建设之列。

  据介绍,北京首科集团公司此前已与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计划采取“以油带电、油电结合”的发展运营模式,即以油品经营带动充换电业务,解决纯电动车充电站运营成本问题。

  据了解,双方未来将利用中石化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逐步增加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的数量,将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扩展到北京全市,并进而扩展到河北、天津甚至更大范围内,以加大纯电动乘用车的活动半径,加快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也向媒体透露,该公司已投资50亿元兴建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线。此外,公司还在考虑建设全国性的电池更换站。

  据他介绍,中海油去年已和天津津能投资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向当地一家主要为电动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于在天津一个新厂建设20条电池生产线。

  姜谦认为,从目前来看,中石油和中石化、中海油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力度都非常大,但由于各自都针对自身优势有所侧重,比如:中石油布局的重点集中在煤层气、生物燃料等领域,而中石化则在下游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较多。再加上各自项目基本都处于布局阶段,所以,目前的竞争意味并不充分。

  不过,目前的布局领域并不代表今后的整体发展方向,如果两大巨头未来的布局方向有所变动,势必会有激烈的竞争出现。

  但姜谦同时认为,两大巨头宣布进军充电站领域,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这对于产业的整体进步当然至关重要。

  中石化将建立配置充电站的网络依托在其现有的3万多座加油站的成功改造之上,则会有较大的难度。因为与传统的汽车加油不同,电动汽车充电一般少则几个小时以上,那么如何解决加油站拥堵的问题将显得异常棘手。

  总体来看,虽然中石化和中海油都宣布进军充电站领域,会有不少制约因素,但至少属于一种提前布局,效果肯定看好于新能源汽车商业化之后,没有充电站可用之时再去布局。

  防盲目冒进

  对中石油而言,新能汽车的产业化尚未达到让它怦然心动、愿意一掷千金的程度。中石油表示,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发展绿色低碳能源,重点发展煤层气,规范有序发展生物能源业务。事实上,这与该集团一直以来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一脉相承。

  中石油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中石油一直在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向,包括在加油站内设充电站的可能性。但短期内,中石油重点考虑的仍是更能发挥公司资源优势的品种,如煤层气和页岩气。此外,给天然气汽车供气则是我们最具优势的领域。”

  据他介绍,今年以来中石油集团内部已就新能源开过几次会,相关规划也有过调整,目前的考虑仍是选择与中石油优势业务相近的新能源品种作为主攻方向。

  对此,姜谦认为,油企进军新能源应该是“后石油时代”一种必然趋势,这不仅对企业的未来战略来讲,还是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整体进步来讲,都有着极大的利好。唯一值得警惕的是,任何动作都应该从企业,乃至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蜂拥而上、盲目冒进的倾向。

  有专家认为,目前,油企巨头进军新能源和生物能源的背景是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后石油时代”的步伐渐行渐近。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企业,即使是地位稳固如油企巨头们,都必须未雨绸缪,努力寻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代表了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概念的新能源产业,不能说是它们唯一,但至少是最佳的选择。

  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由于基本上都处于起始阶段,各子产业所遇到的技术瓶颈都非常突出。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推动,产业的进步速度肯定会大受影响,因此,新能源技术突破的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国家战略的层面。在这一情况下,油企巨头进军新能源或多或少会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授意”有关。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n/ny/news/2010/03-17/2173862.shtml (中国能源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