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外合拍影片 多样化态势

【中国文化报】中外合拍影片呈多样化态势

2010-12-20 中国冶金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澳电影行业论坛上,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业内人士就合拍电影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据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介绍,中澳合拍影片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但中澳两国电影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澳电影行业论坛上,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业内人士就合拍电影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据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介绍,中澳合拍影片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但中澳两国电影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博士说:“自澳大利亚合拍协议于2008年12月生效以来,不少澳大利亚电影制作人已经成功与中国同行进行了合拍合作。”前不久,中澳电影联盟诞生,这是澳大利亚制片人协会旨在促进与中国制片人合作的一项创举。

  合拍已成趋势

  “近年来,中外合拍影片表现出空前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张恂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30多年来,已接手757部合拍影片和700多部纪录片,与30多个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年1月到11月,公司一共受理84部合拍影片的立项申请,其中,涉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36部,占42%;涉及英国的有12部,占14%;涉及美国的有8部,占7%,合作涉及11个国家和地区。“从数量上分析,合拍影片改变了过去相对集中于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的现象,现在合作变得更加均衡。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合拍政策的放开,电影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过去的顾虑变为合作的热情,使中外合拍影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前10名中,除了《疯狂的赛车》和《三枪拍案惊奇》外,其他8部影片都是中外合拍影片。今年截至9月,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排行前20名中,有14部是中国影片,合拍影片占到了12部。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说:“开放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合作是中国电影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途径。”他坚信,中国电影人与世界各国优秀电影人的合作与交流,将成为中国电影在未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选择。

  论坛上,澳大利亚电影局高级经理克里斯·奥利弗着重讲解了制片人补偿政策,这是澳洲政府最近实施的一个新举措,是一种对在澳洲拍摄制作的影片的成本支出实施回扣的机制,是按照澳洲的税务法制定的。其涵盖了辨别什么样的成本支出能满足补偿要求的各项规章,其最高补偿额可达到在澳洲制片花费成本支出的40%。

  这项政策得到出席论坛的中国制片人的关注,曾和美国索尼、迪斯尼、福克斯等公司合作拍摄影片的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认为,该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十分期待寻找到与澳大利亚电影人合作拍片的机会。王中军同时也提出,该政策在技术性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合拍影片如何做到将两国文化内容相关联,而含有澳大利亚文化元素的合拍电影是否能够在中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这些都需要不断尝试。

  2007年,中澳两国合作拍摄了动画片《甜与酸》以及故事片《黄石的孩子》。最近,中澳合拍影片《寻龙夺宝》已拍摄完毕,将于2011年全球上映。中澳电影制片人正在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成就艺术、商业共赢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指出:“中澳双方进行的电影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电影技术、艺术水平的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双方电影市场的扩大,是互利共赢之举。”

  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统计,合拍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的比例逐年攀升,2007年3部超2亿元票房的影片中,合拍片占了2部。2008年,8部合拍片票房过亿元,总计票房超过16亿元,占全年总票房的40%。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主席韩三平认为,电影的特殊商品属性决定了合作投资拍摄是最容易产生商业价值的方式。由于一部合拍电影可以在广泛的空间内传播发行,首先中国公司可以通过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发行收回一部分投资,而合拍方可以通过在英语国家的发行收回另外一部分投资,因此中外合作拍片将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商业回报。

  以2007年合拍影片《赤壁》为例,中外几大公司首先投入资金获得本区域版权销售,即在公映前就进行了全球预售。韩三平认为,这样的方式比预先投入资金拍摄,再向全球销售版权,风险降低很多。

  正如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所分析的,在制片方面,合作制片可以达到分散资金、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对于与境外合资拍摄的影片,成本回收途径增多,相对而言投资风险也就降低了。

  韩三平认为,合拍影片的成功还在于拍摄内容的考虑,“在拍摄过程中,国外的制片商、发行商以及导演就已经参与到影片中来,他们会考虑到国外观众易于接受的元素并添加到电影中去,中国制片方也会考虑到国内观众的欣赏趣味。”

  “目前,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澳大利亚电影,在制作、加工方面同时受到来自于美国好莱坞以及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的压力。因此在影片制作方面,中国需要和其他国家找到一条合作之路,来共同面对电影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韩三平说,“中外制片人不应局限于买卖关系,而应在合作之初介入到影片的制作中,使合拍影片尽量扩大在双方市场上的份额。”

  需要相互理解与尊重

  张宏森指出,希望在中外电影合作过程中,中国本土电影文化能够与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相结合,并能够在合作中得到升华,焕发出新的价值。他说:“我们强调中国元素要在合拍影片中得到呈现,但同时,我们是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元素的呈现。”他认为,当合作双方在共同的文化追求、共同的价值维护、共同的情感寄托下,一定会开拓出共同的电影选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曾在澳大利亚电影周论坛上指出:“合拍片要做到文化的共融,才能被各自的市场共同接受。”在这一点上,张恂也指出,中外合作拍摄影片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过程。

  张恂举例说,中澳合拍影片《寻龙夺宝》时,澳方团队十分理解和尊重中国人对“龙”的感情,在龙的颜色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方团队的意见和建议,而对于龙的动作设计,中方又考虑到澳洲观众的欣赏需求。张恂同时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中澳双方在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上不甚相同,难免产生对对方文化的误读”,因此她希望,“彼此多一些沟通,多一份理解”,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合作。

  在创作上,合拍片不只是两国文化的简单拼凑。张恂说,她并不提倡把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曾经成功的故事原型生硬地改编、情节硬性地移植到合拍片中,事实证明,这样的影片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不尽如人意。“我们鼓励和提倡合作从源头开始,真正为中外合拍影片创作剧本。”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qstheory.cn/wh/whsy/201012/t20101220_59988.htm (中国文化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